原本只是郵資憑證,卻因賞心悅目而掀起收集的風潮,與煙標、酒標和花火同列世界四大平面收藏。
歷史&演變
早期的寄送制度相當不便&不公平(請參考↑艾瑪 維多利亞導讀本的內容)。郵票就是帶來改革的發明,因便宜又便利而迅速普及。
1840年英國首創第一枚郵票,各國不落人後,並成立萬國郵政聯盟做管理。
隨著印刷、造型、圖樣……等創新,人們開始收集這精美的小紙片,於是集郵就應運而生了。1860年起陸續出現集郵冊、集郵目錄、集郵雜誌。更因行情飆漲,不少人當成買股票般來投資,小國家還以賣郵票作為財政來源。
1871年祕魯利用郵票廣告鐵路開通,1913年一戰爆發更用郵票做抹黑宣傳。甚至一度發展出類似花語的票語,郵票儼然不再是單純的憑證。
所以即便現代聯絡手段發達,造成用量減少。但只要收藏價值依舊,就會繼續推陳出新、永不抹滅!
構成
正面
1.圖樣:留白多難看,當然要有圖案囉!
2.齒孔:方便裁切,亦有無齒孔郵票。
3.面額:即價格。
4.國名:萬國郵政聯盟規定必須標示國名,但英國例外。
背面
塗有一層膠,沾濕就能黏貼,通常用口水(羈絆?)
發行形式
小型張:普通的郵票就像左圖。小全張就像右圖,多了背景紙板和介紹,變得較精緻
小全張:小型張是一張的精緻版,小全張就是整套的精緻版
小本票:郵政部門印製成冊的郵票,跟銀行無關,也不會有人逼你簽名哦!
全版張:啤酒一打十二罐、兩打就是一箱﹔郵票一大張一百小張,四大張就是全版張
小版張:全版張數量太多,另外發行適合收集者的少量版。簡單說就是一手六罐的啤酒啦!
工具
1.郵票冊:和↑貼紙簿不同,分成暫存的插冊&永久保存的貼冊兩種
2.護郵袋:跟放遊戲王卡的套子是差不多的東西
3.郵票鉗:專為郵票設計,可別拿手術用的來取代啊!
4.放大鏡:鑒定、欣賞和研究用
5.水印器:特殊郵票會有水印,可用此道具辨別真偽
6.量齒尺:測齒孔的度數
(只要學會凝就不需要↑三樣東西啦!)
7.郵票目錄:當成遊戲王卡片大全的郵票版就對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