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不變應萬變極其困難,大家都選擇隨機應變。假面騎士也得學會超變身,因應千變萬化的平成前十年。
第一期
2000年假面騎士空我
排除改造人、反派組織和戰鬥員設定、本格導入形態轉換、追求寫實的嶄新作。腰帶賣得不錯,意外地吸引中生代和女性客層,可說是大成功。平均收視率9.7%,玩具賣118億。
2001年假面騎士顎門
三名騎士命運交錯的群像劇、首位著裝騎士G3誕生、啟用帥哥演員引發帥哥英雄熱潮。平均收視率11.7%,玩具賣94億,正式決定系列化。自此開始製作電影版與戰隊合映,票房12億5000萬。
2002年假面騎士龍騎
騎士跳脫善惡只為私慾而戰,多重結局令人玩味、造形稍微背離傳統。腰帶很貴,以便宜的卡片作搭配,開啟多道具化。平均收視率9.4%,玩具賣139億,票房14億3000萬。
2003年假面騎士555
人類有好有壞;怪人也有好有壞,加重兩者背景描寫,讓理解和衝突更加深刻。手機型變身器大熱賣。平均收視率9.3%,玩具賣120億,票房15億。
2004年假面騎士劍
騎士成為一種職業,不過刻畫失敗。後期捨棄職業主題、加強友情和大亂鬥。平均收視率7.9%,玩具賣79億,票房9億2000萬,考慮是否就此打住。
2005年假面騎士響鬼
走非假面騎士路線、造型完全跳脫認知、取消變身口號和騎士踢。前期過於成人不受兒童青睞,後期改組猛追。平均收視率8.2%,玩具賣65億拿下最低記錄,票房11億。
2006年假面騎士甲斗
恢復昆蟲造型、變身口號和騎士踢等昭和要素;亦有雙面之敵、組織英雄和變身者交換等平成要素。嚴肅中參進喜劇,但相當突兀。平均收視率7.7%,玩具賣71億,票房9億5000萬。
2007年假面騎士電王
造型大膽地將電車和童話結合、由聲優詮釋個性鮮明的怪人、歡樂又不失深度。獲得極高人氣,首次於電視版完結推出多部電影。平均收視率6.9%,玩具賣115億,票房13億8000萬。
2008年假面騎士牙
融入西洋元素、採過去和現代並行講述父子故事、無厘頭和愛憎戲混雜。平均收視率6.2%,玩具賣87億,票房9億。
2009年假面騎士DECADE
主角巡迴前九部作品的平行世界、新演員演繹舊角色讓粉絲有微詞、結局因商業模式錯誤留下懸念。平均收視率8%,玩具賣175億(檔期改變,自此起為年度銷量),票房9億。
綜↑所述
前期靠沉重高齡風格崛起,中期碰上瓶頸轉向輕快低齡,可惜成功僅少數之例,掌握要點將是首要之務。